(相关资料图)
居民提前还贷,银行处处设限”新闻成为热点,本来提前还贷属于常见的现象,为何现在如此敏感呢?如此让银行惧怕,要限制提前还贷呢?
中国的银行一直都是躺着在赚钱,很少主动进行自我变革。当初马云说出,“银行不改变,我们就改变银行”的话,银行就根本不当回事,短短10年时间,移动支付平台彻底改变了整个金融行业,银行才被迫出现网上银行,支付消费等等的变革。因此,中国的银行从来就没想过自我变革,服务于实体产业,服务于人民。正因为自我创新能力不足,遇到社会和经济的变革,银行往往都是处于被动的局面。
这三年的疫情,经济受到影响,很多实体企业流动性枯竭和个人收入减少,反而造成银行贷款业务蒸蒸日上。在这三年,银行要是没有国家的政策要求,就很少有主动的对贷款企业和人进行降息和延展,最终逼迫很多企业和个人去借贷高利息的网贷,不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,个人还款压力而且造成征信花了,再也从银行贷不了低息借款,整个银行借贷陷入一个有资格的人不贷款,需要钱的人贷不了款的死循环中。正因为如此,银行这种只会锦上添花,不会雪中送炭的做法,丧失了公众的良好形象。
经历过疫情三年,社会危机意识在提高,消费观念在转变,也因为经济下滑,投资信心不足,稍微有能力的人不愿意负债生活了。加之国家为了提振经济,尤其房贷利息大调整,造成了不小利息差,之前贷款买房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手里的钱在缩水,造成了居民提前还贷的风潮。
银行如何面对的呢?没有自我反思,也没有主动应对,为了贷款的预期收入,只会限制再限制。只要贷款合同里,没有约束不能提前还贷,那么银行这些做法,不仅违背了金融服务行业的准则,而且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。银行是服务行业,应该服务经济,服务企业,服务个人,现在限制提前还贷就是违背了服务行业的本质。
经济提振和发展,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。虽然大规模的居民提前还贷会造成一些经济上的弊端,但在法律规范内,就不能设置障碍。如果像银行这类金融服务机构,都不能遵守市场准则,不能尊重法律,社会的公平性又如何建立呢?获取了利益,但丧失了人心,对于银行是利还是弊呢?
银行不能脱离市场的本质,银行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,是为经济服务,是为企业服务,是为个人服务的,不能违背市场服务准则。银行本身也是一个企业,必须要尊重市场规范和法律规定,不能依靠国家的政策,躺着赚钱,也必须根据经济发展,市场环境,进行自我的变革和创新。
2023年,全力以赴发展经济,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共识,银行也不能游离于之外,也必须要进行自我的变革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