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胡同深处 繁星点点
夜幕四合,胡同剧场里灯光闪烁,话剧、歌舞剧、沉浸式戏剧、即兴喜剧轮番登场,观者意兴盎然。
2023年,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“要着力打造‘演艺之都’”。大剧场被称为文化动脉,小剧场则是毛细血管。繁星戏剧村、77剧场、南阳·共享际、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、鼓楼西剧场……老城胡同里,小而精、小而美的小剧场越来越多。它们是青砖灰瓦的一部分,却又别有洞天;它们是老城文化复兴的优美符号,又是深夜食堂最文艺的起点。
(资料图片)
春夜好戏连连
春日傍晚,胡同小剧场里,好戏接连上演。
东四北大街西侧,连接育群胡同和什锦花园胡同,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胡同——南阳胡同。就在这条不起眼的支线胡同里,藏着一个集剧场、排练厅、咖啡厅等为一体的文创空间——南阳·共享际。周五傍晚,一场即兴喜剧上演。
《姜姜姜姜》拟人演绎三块生姜想早日被人类吃掉的突围计划,《恋爱执照》即兴放大恋爱细节,《怀民亦未寝》脑洞大开解构经典……三五分钟一个小品,笑点密集、包袱频出,现场爆笑阵阵、掌声雷动,气氛热烈俨然综艺现场。
十多位演员都不是“角儿”,却各个演技高超、个性鲜明,他们是何方“神圣”?探秘幕后,令人惊讶——他们中有西服定制店店主、教培机构老师、记者,也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他们常年来南阳·共享际,参加入驻这里的戏剧工作室组织的戏剧体验和培训、演出活动,磨练出可媲美职业演员的演技。“每天和快乐打交道,和伙伴们一起提点子、读稿、写本子,让我迷上了喜剧。”演员木子说,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,如今又成了签约编剧和即兴喜剧演员。
胡同小剧场里,一出出好戏在上演,一个个戏剧梦想在实现。
——飘着香气的羊汤馆、霓虹闪烁的歌舞厅、昏暗幽闭的审讯室……在77剧场全景沉浸戏剧《大真探赵赶鹅》中,观众们“穿越”回1998年北京的南槐树街胡同,化身老街坊,与近在咫尺表演的演员们一起互动。
——在繁星戏剧村小剧场,80后青年编剧、导演黄彦卓每年都有原创作品落地,“一部戏被创作出来,如果没有剧场演出,再好的戏也没有生命力。”
——今年3月18日,在鼓楼西剧场,素有“戏剧鬼才”之称的王子川,自导自演的独角戏《雅各比和雷弹头》首映,吸引了一批拥趸。
闲置、腾退空间变剧场
近年来,利用老城闲置房屋、疏解腾退的老旧厂房,东西城“腾笼换鸟”,引入空间占用少、附加值高、成长性好的文创企业,提升了老城的城市品质,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。
位于东单东北角的大华电影院,曾是老北京人的儿时记忆,《董存瑞》《追捕》等优秀影片都曾在这儿首映。2008年8月,大华电影院暂停营业,进行全方位改造。2020年7月,著名舞美设计师、导演易立明团队接手,将其定位为“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”,改建出歌剧厅、戏剧场、环型剧场、实验剧场、天空剧场、音乐厅等6个表演空间,歌剧、话剧、音乐剧等轮番上演。
紧邻协和医院,立足大华的环境特色,易立明策划了“医学胜利三部曲”——《科诺克医生》《弗兰肯斯坦》和《我是哪一个》,并在中心上演,成为中心的一大特色。
棕色的大烟囱、烫金模切机、迂回旋转的钢梯……美术馆后街77号,曾是北京胶印厂老厂房。2013年,这里改造成以戏剧影视产业为主的胡同创意工厂,取名“77文创园”。
今春,77文创园联合抓马艾克斯推出的首部全景沉浸戏剧《大真探赵赶鹅》,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赵妍称其为“螺蛳壳里开道场,观演关系非常有意思”。包括抓马艾克斯这样的创作方在内,77文创园吸引了14家戏剧影视、文化科技类公司入驻,“爆款戏剧带来看不见的口碑,我们彼此滋养,一起推动戏剧产业繁荣。”77文创文化事业部总经理潘鹏飞说。
藏在胡同群中、居民区里,剧场内演出热火朝天,却并不扰民。原来,这些小剧场的座位高差、声学效果等都经过了多次试验,确保最大程度服务艺术,又不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。
一个个小剧场如星光闪烁,盘活了低效空间,为老城文化注入活水。
从小剧场到深夜食堂
晚上九点半,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,话剧《我是哪一个》刚刚散场。走出剧场,导演易立明、演员李博等转身走进西总布胡同深处的静吧,暖黄色灯光中,浪漫的法国香颂萦绕。
点一杯酒、来点简餐,复盘一下当晚的表演。“趁着演出的热乎劲儿复盘,明白今晚哪儿演得有缺陷、哪儿处理的比上一次有进步,为下一次演出做准备,也释放了这次演出的压力。”李博说。
深夜食堂里,观众们意犹未尽。话剧《非常悬疑》一散场,位于鼓楼西剧场里的鼓楼西柒咖啡就满座了,柠檬、苏打水、果汁、红茶混搭而成的《非常悬疑》同款特调——柠爆红茶,色泽纯黑,口感上保留了柠檬的尖锐。小酌几口,观众赞不绝口,“很锋利,像一把刀子,和《非常悬疑》的感觉一脉相承。”
剧场外,胡同里的居酒屋、精酿吧也是观众们的最爱,在或小酌或畅饮中释放情绪,寻找共鸣。“当下,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,不是简单地吃顿饭、喝个酒,而是需要一个媒介迅速拉近关系,比如脱口秀、喜剧、密室逃脱,并且这些才只是年轻人社交的起始点。”南阳·共享际主理人赵禹清认为,不同于快消品牌,剧场业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、持续性。
当从戏剧中抽离、回归现实生活,市井百味最抚凡人心。从剧场开始,在深夜食堂结束,慰藉了精神、满足了味蕾,这样的文化消费,正在胡同里悄然兴盛。
专家观点
小剧场释放大能量
北京的城市定位中,包含着全国的文化中心。许多有梦想的人慕名而来,追求文艺梦想。多年积累下,成就了北京的人才优势。这群人中,许多是从小剧场迈出第一步的。
在北京,不仅有做文化的人,还有懂文化的人。经济发达、大学齐聚、人口多元,市民愿意为精神生活买单,寻找更丰富的生命体验。许多新兴、小众形态能够在此扎根,找到同好。在一次次打磨下,一个个剧目、从业者,甚至文化样态,才能从小长大,逐渐形成了高复合度、强稳定性的文化市场。小剧场,释放着大能量。
北京有着宽广的呼吸,吞吐着千年历史、人文激荡和时尚潮流。多样的文化景观,造就了城市的文化优势。历史悠久的胡同,被这些小剧场中的新鲜力量塑造得生机勃勃。它们彼此成就,共同生长。北京还有着鲜明的中国特征,各样文化于此与中国交融,产生全新的生命力。这些小剧场相加,就能够让北京汇聚成大世界。
人才优势、市场优势、文化优势,使得北京成就了大众对文化土壤的想象,有助于培养文化新业态、创造主义者,产生奇妙城市之感。一街一巷,推开一扇门,走入一个小剧场,就会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文化情境。
文化越活跃,创新力越强。文化越包容,社会更和谐。小剧场的持续健康发展,需要更宽松的社会氛围支持、更有力的公共文化政策支持。支持小剧场,就是保护文化更新、文明进步的土壤。让北京继续发挥文化中心的优势,打造美美与共,文明互鉴的社会样态,促进北京成为更加多彩的文化综合体,以文化带动现代化,实现高质量的社会进步。
(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 胡钰)(李瑶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