厂房林立,外来人口众多……距离县城仅4公里的浙江省武义县白杨街道后陈村是个典型的“园中村”,可村子里宽敞的道路、整齐划一的楼房和阡陌河道间隔的景致倒更有一番江南水乡的味道。
傍晚时分,位于村子中央,今年重新精修的“人民公园”里已经热闹了起来,既有悠闲踱步的老人,也有玩耍嬉戏的孩童。正在看孩子的宝妈陈媛告诉记者,今年初,在村民提议下公园刚翻新过,“以前没有带娃的地方,现在我和街坊邻居们天天都要来。”
这样的变化正在后陈村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发生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浙江省武义县白杨街道后陈村。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
大事一起干,事事有人管
“大事一起干,好事大家判,事事有人管。在后陈村,每一位村民都有话事权和监督权。”后陈村党支部书记吴兴勇说,以前的后陈也走过弯路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武义经济开发区成立。因为毗邻高速公路出入口、高铁站和工业园区,后陈村被大面积征地,村集体一下收入1900余万元征地款,却也带来了不少麻烦。
因为村务不透明加上财务管理混乱,村里干群之间大小矛盾不断,群众也上访不断。“村集体富了,人心却散了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况,吴兴勇记忆犹新,“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,村子想要发展难过登天。正好借着当时‘千村整治,万村示范’的东风,后陈村的干群痛定思痛,几经商议,最终表决通过了《村务管理制度》和《村务监督制度》,选举产生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。”
这套村民们集思广益的“后陈经验”,彻底改变了后陈村的命运。
“其实,‘后陈经验’这个机制并没有多复杂,就是要让干部们知道,群众的眼睛时时盯着你们。”见到后陈村监委会主任胡欣伟时,他正在办公室里在核实一笔村级采购的费用,他说,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责任就是全流程监督村里的“人、财、事”。
“在村里,每个项目不仅要符合制度规范,也要让村民满意,所以我们也形成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‘书记说事,监委会主任说账’的惯例。”暂时放下了手中材料,胡欣伟介绍起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,“以人民公园建设为例,在前期摸底过程中,村民们对于公园选址和功能众说纷纭。为此,我们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最终选定了现在村中心的位置。”
尔后的建设过程中,村里一位群众监督员陈文荣发现,最初公园设计图周围一圈采用5cm的透水混凝土铺设,只能用作人行道使用,但事实上却与主干道重合,易被往来车辆压坏。他第一时间反映给了村务监督委员会。
村里的“人民公园”是村民们游玩、散步的好去处。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
“我们紧急叫停了工程,整改设计,并对已经铺设的地段做了加厚处理。”胡欣伟说,在监督整改工程的同时,他们也和负责这个项目的村支部副书记进行了谈话,并要求村支书对其进行教育。
“既然担任了这个职务,就肯定会得罪人。”胡欣伟说,监委会主任是制度的执行者,为的就是推动村子越变越好。
“民主监督”深入人心
今天,“民主监督”四个字已经印刻到了村民的血脉里。在村子党群服务中心外的告示栏周围,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过来翻阅。
除了日常告示,公示栏上还密密麻麻贴着一排诸如征地补偿安置公告、相关项目财务表以及工程图表……上面还都附有二维码,村民拿手机一扫便能一目了然。
“村民们知道,监督不只是为了自己好,也是为了村子好。”吴兴勇说,在后陈村,村民主动承担起监督责任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离村委办公室不远就是村子里的老年食堂,超过70岁的老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享用一日三餐。“每天买完菜,老年协会都会有人过来审查、称量菜品,每个礼拜还会核查菜价,我们就算想‘偷工减料’,也没缝儿了!”
陈华银是老年食堂的负责人之一。见着他的时候,他正系着围裙,忙活着为村里的老年人准备晚餐。他说,虽然有些麻烦,但是他心底里知道,他们的监督也是为了老年食堂好。
事实上,老年食堂确实越来越红火了。“村里近300位60岁以上的老人,每天有一半左右会过来吃一餐,光菜一天就要买上一百来斤呢!”陈华银说。
不止如此,去年以来,四位年纪各不相同,来自各个领域的村民,穿上了统一的装着,组建了“群众监督员”队伍,时时刻刻奔走在村子两头……
“后陈经验”历久弥新
这些年,随着“千万工程”持续迭代升级,“后陈经验”也历久弥新。
去年以来,后陈村以“后陈经验”为根本,推广“邻舍家”议事会机制。议事会一月一议题,地点选在村里的旧大会堂。
众人拾柴火焰高,“邻舍家”帮助村子解决了不少难题。
去年,后陈村获得了1000多万元征地款,这笔钱该怎么用?村民们各有各的想法。为此,参与“邻舍家”议事会的十多位村民各抒己见。在有商有量的氛围里,大家渐渐达成共识:厂房租金与其一次性分完钱,不如拿来改造厂房,将原本一层的厂房扩建到四层,获取长期的租金效益。
今年初,有村民提议,应该趁着此次厂房改造建一些配套设施,方便工人日常生活。为此,村里再度召开议事会,并邀请施工方和设计单位出席。经过商量,将工程资金的8%用于宿舍、商超等配套设施建设,完工后可容纳四百多人住宿。
“此次征地款的用法,村民们都很满意。”吴兴勇说,厂房改造完成后,村里年收入将从现在的700万元增长到2000多万元,一期工程明年下半年便可完工。
漫步后陈村,不难发现,村民们的脸上始终挂满了笑容,他们知道,好日子还在后头哩!
相关稿件:
到鲁迅外婆家,感受“故乡的故乡”
杭州萧山:数字乡村赋能美好生活
浙江:昔日“烂泥稻田”村 蹚出文旅振兴路
杭州余杭:一村一景 小村变身“大花园”
浙江德清:民宿带火昔日“落后村”
浙江安吉:新青年建设新余村
浙江久久为功,推进“千万工程”
关键词: